看完《无问西东》,我下单了考研教材(无问西东看后感)

原标题:看完《无问西东》,我下单了考研教材

“什么是真实的自己?”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对于国产青春电影,我一直抱有深刻的偏见,万变不离其宗的爱情主题,加入些许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幼稚矛盾调味,最后用劈腿、堕胎、乱交等博眼球的猛料浇汁,一道热腾腾让无数都市青年竞折腰的国产青春片就此新鲜出炉。总能骗来成吨的泪水,几张梨花带雨的自拍,以及一段“追忆青春”的文字。

这种深入骨髓的偏见,让我对所有国产青春片都刻薄如容嬷嬷,不吝以最恶毒的言语攻伐,直到《芳华》带着另一种爱与青春跳起来就给我“啪啪”两个大耳光子,但,这还不足以打醒我,直到《无问西东》出现。

之前对于《无问西东》的印象仅停留在他的主演阵容上,两个争议性太强,两个flop到没边,要不是王力宏又要出巡演我是不会拾起对这部电影的关注。

《无问西东》:如果提前知道答案,你会怎么做?

再之后,就是我在电影院中哭到不能自已。走出影院,第一件事就是向所有人安利这部电影。

客观的说,电影剪辑手法让人诟病,叙事略散乱,像散文体,跳跃随性,简单来说,就是不好好讲故事。

它不是一部完美的电影,甚至对完美嗤之以鼻

,因为它所汲汲求索的是超脱于完美之外的——“真实的自我”。

《无问西东》涉及民国、抗战、文革、现代四个时期,讲述清华学子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选择,带我们追忆了整个新中国的青春期。

虽为记忆,真理永存。跨越百年的四个故事,就像我们人生求学、成长、恋爱、就业的四个阶段,各种矛盾与选择穿插其中,只为找寻一个终极课题——如何过好这一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未来我想成为什么人-

第一个故事是一切的开端,提出了一个初始问题:

“什么是真实?”

吴岭澜就像上学时面临文理分科的我们,迷茫于自己的未来,仅靠社会就业喜好来规划学业发展。那时流行实业兴邦,于是他便偏执地选择理科,不管自己文科全能、理科偏瘫的客观现实,纠结到校长都看不过去,让他“选择做真实的自己”,还给出了“真实”二字的解读。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知识无高低贵贱之别。理科可以实干兴邦,给于我们物质文明之便利;文科可以笔上生花,给予我们精神世界的富足。找到自己真正擅长并愿一生与之相伴的理想,并将其变为现实,达到理想与现实的和解。无论未来从文或习理,记住真实的模样,就不会走歪。

家国两难的矛盾

-遵从父母安排or遵从本心-

第二个故事,则揭示了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矛盾:

家人期许和自我理想的两难

沈光耀则像初初窥探到世界全貌的我们,走出了父母的荫蔽,对于未来有自己的思考与向往,但,选择的道路却违背了父母的期许。甚至于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沈光耀的选择更被赋予了国家大义,上升到了哈姆雷特的层面——“生存还是毁灭”,忠or孝,国or家。

教官告诉他:“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母亲告诉他:“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

最后,找到“真实自我”的吴岭澜出现,达成了理念的传承。在教官的激励、老师的提点、现实的冲击下,沈光耀选择遵从本心,以身报国。

这是最为触动我的故事,到现在一看到王力宏的脸我就忍不住泪目。这个故事不仅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成长中与家人的矛盾,更是将小爱上升到了家国大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难当前,哪有所谓的现世安稳,但忠孝注定无法两全,最后只能对母亲道一声“对不住”。

感谢革命先烈,让我们现今面对的最大矛盾也不过就是家长逼婚,留在小城市还是大城市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所以在选择时,扪心自问,你最想做的事,最想成为的人,最想完成的心愿,皆是什么?然后拼尽全力盛放,才不负前人用鲜血拼出的这一片海清河晏。

爱情与现实的矛盾

-爱人还是爱自己多一点-

第三个故事看似庸俗,却讲了爱情之间三种模样,让我们选择:

真正的爱是什么?

1、爱是放手

首先是一切悲剧的起点,师父和师母之间的爱情。他们曾经有爱,但是男人变了,女人却固守着当初的誓言,宁愿互相折磨冷战,也不愿放手,逼得男人吼出:“为什么不能变!”

我想到《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的一句话,“说好了一辈子,少一天,少一个时辰,少一分,少一秒,都不算一辈子”。师母爱错了人,又太过于坚守这份错爱,最后害人害己,空悲切。在一份爱变质时,放手,也许是对这份爱最后的尊重,是对自己的放生。

2、如果不够爱,也请勇敢承担

对于王敏佳,李想是喜欢的,但并不够爱,因此在事件来临时,他选择了明哲保身,以女孩的未来换取自己的事业,最后竟然还怪王敏佳对自己说谎。搁现在就是个渣男典型,就像陈鹏说的“你怪她不对你真实,可你给她对你真实的力量了吗?”

在此一首《说散就散》送给李想——“说不上爱别说谎,就一点喜欢”,渣男就抱着愧疚忏悔一生吧!

3、爱是相互托底

陈鹏对于王敏佳的爱,是导演给出的“真正的爱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爱你,但也尊重你的选择,在你即将坠入深渊时,我会跨越万水千山赶来,托住你,为你开辟一片远离伤害的净土,虽然不能时时伴你左右,但却能让你知道我的心永远在你身上。我不怕世道险恶,只怕你不需要我。

前半生陈鹏托住了王敏佳,毫无保留奉上全部的爱;后半生,王敏佳千里寻人,只为在闭眼前再见一面深爱的人,这一次换她托住他。

所以,真正的爱是什么呢?

良心和野心的矛盾

-是否要对社会心怀善念-

整部影片起于现代,终于现代,结合之前关于清华毕业生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言论,不难看出清华是想指导走出校园的学子们,在社会上面对尔虞我诈,利益纠葛时——

同流合污还是坚守信念,利己or利他

张果果是社会精英,拥有精致的生活,体面而忙碌的工作,有房有车,财务自由,但依然要面对职场潜规则,成为领导间勾心斗角的牺牲者。而在社会世风日下,慈善成了老赖们敲诈勒索保护伞的背景下,是否选择坚持良善,相信人心,日日拷问着他。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种种问题,全都在测试他为人的底线,良心的底线,让他犹如困兽般愁眉不展,夜不能寐。

而就是前文所述的“渣男”李想,用生命换取了张果果父母的生命,因为陈鹏说的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而陈鹏则是沈光耀救下的孩子,沈光耀则是吴岭澜的学生。生命如此奇妙,清华精神通过这种奇妙的传承轨迹找到了张果果,用前人的事迹启发他,给他坚信人性之善的信心,守住底线,守住初心。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了,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记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让我看到了未来,人性的未来,善良的未来,闪着光的未来。精致利己主义横行的现下,人人都在蝇营狗苟,计较一毫一厘的得失,整天在意着如何月入过万,如何赚一个亿,如何快速把妹脱单,而忽略了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不是物化的生活,不是庸常的忙碌,而是一种从心灵深处涌现出的充实、平静、喜悦。

前路未知而漫长,愿你永远都能守住当初最真实的自我。

文&编辑 小胖

手绘 布裙子

#图片均来源于豆瓣电影#

———— end ————

彩蛋向下看

▼▼▼

不死心碎碎念:

如果这部电影当年如期上映,我宁拼得一死也要上清华,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给下一代,从小启蒙就用这部电影,考不上清华,打断腿!

电影中有一段泰戈尔当年访问清华的演讲 ,我很喜欢,也在【阅读原文】中作为彩蛋赠予你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Code Blog by Crimson Themes.
|京ICP备18012533号-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