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考研参考书目、复试线、真题、考研经验(2023己更新)

一、学院及专业介绍

国际新闻方向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北外校训“兼容并蓄,博学笃行”为指导,以北外的多语种、多文化丰富资源为依托,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前瞻性地培养我国亟需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复语型、复合型新闻学研究人才,拥有全媒体技能的国际新闻报道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从事国际新闻、跨国跨文化新闻和媒介研究,熟练运用英语或其他任何一种外语开展新闻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二、招生情况

1.研究方向:

(01)国际新闻

2.考研初试科目:

101政治

外国语(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741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

941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2021年拟招生人数:9人

3.参考书目:

1、黎信著:《英语对外新闻报道指南》,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9年。

2、陈力丹著:《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3. 李彬著:《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彭兰著:《数字媒体传播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5.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陈绚编:《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7、董璐编:《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8、李韧编:《国际新闻报道双语教程》(第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

9.《新祥旭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辅导班内部讲义》

4.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2021年 总分:371 单科(满分=100):53 单科(满分>100):80

2020年 总分:392 单科(满分=100):52 单科(满分>100):78

2019年 总分:355 单科(满分=100):51 单科(满分>100):77

5.近几年录取情况:

2021年录取8人, 初试最低371分,最高411分

2020年录取11人,初试最低395分,最高428分

2019年录取9人

三、考研初试备考指导

先说说重中之重的英语吧,我本身英语底子还可以,当然都是啃高中的老本了。大学我也没怎么学英语,水平大概就是六级裸考500分的水平吧。英语我是一开始就开始准备的,前期就疯狂背单词,我用的是朱伟的《恋恋有词》,这本书我比较推荐的原因是它把单词有个分类,而且还有例句,背起来比较轻松,至于朱伟的网课,我因为基础还可以,只听了他的大串讲。

在背单词的同时,我还买了一本《英美外刊精读》,1至2天做一篇精读,我是认认真真的全部做了一遍精读,这对我的长难句和阅读的帮助很大。单词我是到6 月份,总共背了3遍,然后自己总结了我自己背的不熟悉的又背了很多遍。接下来就是疯狂的做真题了,真题我是近十年的做了大概15遍左右吧,以至于我后来都记得答案了。我英语自己是有一本单词本的,所有的单词、长难句我复习过程中觉得重要的都写在上面了,最好还是要有一个自己的笔记本,这样后期复习也比较方便。

政治就是9月开学紧跟考研,没什么太大的问题,然后可以再买些其他老师出的卷子,我是市场上能买到的全部买了,但是我只做选择题,除了任汝芬的我实在做不下去其他的我都做了很多遍。

专业课

3月份开始慢慢看一些英语的新闻、文学作品之类的,打好坚实的英语基础。这非常重要,同学们不要觉得实务很难,一上来就开始练英文新闻写作编译,这样会很有挫败感,而且会养成不好的写作习惯,后期很难纠正。

我建议,在9月份之前都以看china daily和新华网的新闻为主,仔细对比类似稿件,看看删减了什么、重点写什么、材料是如何排序的,为什么这样排序。考研是思考的过程,不是机械性地背记,不带脑子的学习只是感动自己。理论方面可以看看蓝皮书和刘其中的那两本书。

史论的复习还是要打好基础,中新史外新史新闻学传播学,这些都要烂熟于心。尤其是传播学,基本要把书翻烂,其实传播学很有趣的!戒除总想着这个会不会考的心理,只有把这四部分都学扎实了,“史论”的“论”的部分才有话说,打基础一点侥幸心理都不能有,不然那叫投机,不是学习。

同学们可以不局限于参考书目,向外拓展,多看点其他书籍,多关注业界动态。新闻是杂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历史这些都会涉及,需要扎实的人文素养。我高中学理科的,大一大二基本泡图书馆,恶补文科常识,培养文科的思维模式。所以考研考的是你之前人生的积淀,并不只是半年的学习。还可以看看其他院校的真题,摸索一下学界的走向。我当时看了全国各大高校的真题,发现北外的史论还是挺简单的,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简直是地狱模式。

要想答好史论,重要的是答题的结构,要条理清晰,层层推进,详略得当。这么空,怎么做到呢?多看论文!多看论文!多看论文!各个领域的都要看,推荐陈力丹、喻国明、高钢、彭兰、展江的文章。展江是北外的老师啊!主攻媒介伦理和法规!知道为啥出了“媒介偏见”和“付费采访”了吧(个人猜测)!我看了将近500篇论文,才稍微明白了一点答题的套路,一个事件或现象,先分析原因,列出三点;再分析影响,最后重点写解决方法。具体地可以参考传播小王子。

手机里要有China Daily,新华社中英文客户端、CNN等等,没事就看看。

北外今年没有名词解释,上来就是简答题和论述题。简答和论述我觉得起码要字迹工整、句子通顺,再就是要看看你有没有朗朗上口的小标题,逻辑清不清楚等等,平时多注意积累。如果大家复习专业课有困难的也可以在新祥旭找直系学长学姐一对一指导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

四、21年复试方案

(一)复试形式及时间地点

因受疫情影响,我校复试将采取“网络远程面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重点考查考生的专业水平、科研潜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复试主要包括资格审核和面试(含外语口试)两大部分,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复试为百分制。

未参加上述任一环节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所参加复试各环节成绩无效。

1.资格审查时间:2021年3月26日起

网络远程面试时间:2021年4月6日-11日

各学院的资格审查及网络远程面试安排详见学院官网后续发布的通知。

2. 各学院认为必要时,可对考生进行再次复试。

(二)差额复试比例

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原则上采取差额复试,上线人数充足的情况下差额复试比为150%。

(三)成绩折算及录取原则

录取时按照考生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未经复试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1.总成绩

初试满分为500分的专业:总成绩=初试总分/5×50%+复试成绩×50%

初试满分为300分的专业:总成绩=初试总分/3×50%+复试成绩×50%

2.录取原则

(1)所有复试考生的总成绩或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确定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不再进行录取成绩的加权计算。

(2)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的名额单列计算,不与专项计划外的考生排序。

(3)如果某专业拟录取名额最后一名的总成绩出现并列情况,则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如果初试成绩也出现并列的情况,则并列的几名考生均不录取。

(四)复试面试时长

20~25分钟/人。

考生须按报考学院官网发布的面试具体时间安排参加面试。

五、复试准备经验

复试是对综合素质的考查,要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多看书是王道。北外复试主要靠的是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英语口试,问的问题比较基础;第二部分专业知识的考核。2020年和2021年都是网络面试,老师会将题目口述表达出来,考生思考后作答。复试题目与往年真题重合度较大,从往年真题信息出发,然后自己汇总,再进行复习准备,这样比较稳妥。专业课知识基本不会有太多超纲内容。外语复试也需要注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常见的问题,比如自我介绍、为什么报考之类的;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准备些相对来说比较难的问题,以免老师真的提问时措手不及。至于专业课面试,这是最体现积累的部分,也是整个面试决定你命运的部分。不仅要广泛的涉猎,也要着重

阅读你想要研究的方向的相关论文和书籍。一定要做好笔记,笔记可以让你在考前快速的回忆起这本书或者这篇论文的主要方面,包括中心思想,作者要解决的问题等等,不至于在考前由于紧张使得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东西都想不起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Code Blog by Crimson Themes.
|京ICP备18012533号-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