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很多咨询,其中不乏本科很优秀,研究生之后却一塌糊涂的,毕业都费劲的师弟师妹们。
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本科生到研究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最终落得一出悲剧!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会考试,但不会科研!
我认为本科和研究生最大区别就是,本科生所有学的东西都有标准答案,而研究生做的课题确实没有标准答案,完全是靠你自己来找到“答案”。
你找到的“答案”是对是错,需要进行同行评议!
从被动式灌输知识,到主动式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转变属实是难倒了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
是不是自己不够用功?是不是自己不够投入?接下来就不断的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由于是方法本身的错误,南辕北辙,越努力离成功越远。
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努力越投入效果越差,然后就开始焦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当自己被原来比自己差的人超越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导致崩溃!
从而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一直以为通过努力我可以做好任何事,所以每天都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延毕,对自己产生了深深地怀疑!究其原因是读研的方法论没有掌握!
分析过原因,接下来我们重点聊一下读研的“方法论”问题,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一、不要什么事都等到万事俱备
这类的成绩优异的师弟师妹经常会追求完美,比如说做试验之前,光一个试验计划就思前想后构思个把个月,结果做上试验发现,自己的设想和现实完全是两回事儿,又开始重新调整试验计划。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比如试验设备坏了,实验耗材没了,软件版权到期了,反正就是等!
本来研究生的时间就不多,这里等一会儿,那里等一会儿,就到毕业了,一看小论文还没有就开始慌了!
我的建议是要先上手,你设想的再好,你一上手发现根本做不出来那也是白费!
建议研一的时候先帮师兄师姐打个下手,熟悉一下试验流程,尽快上手,在上手的过程中你就对这些设备和你们课题组的能力边界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
认清哪些试验能做,哪些不能做,从而再调整自己的试验计划!
此外,设备状态好的时候抓紧做试验,尽可能多的收集试验数据,先不要管以后用得上或用不上,反正就全收着,手里有粮心不慌啊!
二、切不可闭门造车!
闭门造车是很多师弟师妹刚接触科研都会犯的错误!老师给了几篇文献就开始一篇一篇的啃,文章中的每一个公式都恨不得都推出来,哪里不会又开始翻大部头,翻本科的课本,弄来弄去解决不了,就开始自己跟自己较劲!
我的建议是多跟导师交流,最不济也要跟师兄师姐多交流!
导师发文献给你看,你先硬着头皮看下来,把不懂得地方标注出来,跟导师或师兄师姐约个时间,当面问一下,让他们给你点拨点拨!
本科时候考试前都知道让导师给你划重点,那上了研究生怎么就忘了让导师给你划划重点呢?
三、不是凡事都要弄明白!
对于工科生来说,我个人觉得上研之后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数学和算法两大块!
先说数学,看文献的过程中,尤其是学位论文,很多都是满篇的公式,什么偏微分方程啊,什么矩阵啊,各种积分符号满天飞!
看到这些公式,一些研一的师弟师妹第一反应是马上拿起笔开始推公式,看不懂就把高数、线代、概率论的书都拿出来了,又开始学起数学了!
这要是这么干了,就正中下怀,并且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根本推不出来!因为写这篇论文的人自己都没推过,有些字母抄来抄去都抄错了!你拼
命努力去做的一件事很可能是无意义的一件事!
正确的做法是看他用的是什么软件,用的是什么模型,然后想方设法把教程搞到!很多数学公式都已经内嵌在软件的各个模块中了,你不用知道这些公式是怎么推导的,只需要按照教程的操作计算出结果就大功告成了!
那这些公式是怎么来的?软件有使用说明书里面你想要多少公式就有多少公
式!
从数学自然就引申到算法,现在可以说是算法满天飞,全是炒概念,什么神经网络,什么蚁群算法,什么主成分分析,什么退火算法,什么支持向量机!
说白了写这些文章9%都不不明白这些算法的实际原理,那他是咋写出来的呢?就是照葫芦画瓢呗,成熟的案例教程一搜一大把,你只需要把输入换成你的研究对象,改改参数,就输出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挑一些出来就能写篇文章!
最后说到怎么学专业软件或者是编程?
很多研一小白一说学软件学编程,立马就去图书馆借好几本书,都是什么《30天搞定xx》,《xxx从入门到精通》、《xxx大全》之类的,然后就从第一章开始学,从软件的界面开始学!说实话大多数人根
本学不下去!
我的建议带着问题去学!并且去找视频教程去看,直接找跟你要解决的问题最贴近的案例来看,一步步的模仿,自己一点点儿去尝试,这样不仅高效,并且你记得更扎实!
总之,像数学、算法、软件、编程这类的东西,不需要完全弄明白,把它们整体当做一个黑箱,只要会用就可以了!
四、一定要多写!
现在年轻人的写作能力是越来越差了,你让他写200字的材料,他憋一天都憋不出来!
有很多师弟师妹咨询我说,他写不出来小论文,怎么也写不出来!我就想说:就算手里一丁点儿数据没有,小论文的第一章引言不需要任何数据吧?
把引言放大到一篇文章,不就是综述吗?没有一点儿自己的东西,就是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和并同类项,再精炼精炼!难道这都写不出来吗?
所以我建议研一小白们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就把这篇文章用自己的话把它提炼提炼,缩写成300字的小文儿,讲清楚这篇文章到底研究了什么?怎么研究的?用什么方法研究的?得到了哪些主要结论?别再说你不会写论文,小学就开始学的缩写,你都研究生了你还好意思说你不会写?
以我的经验,每周练习2-3次,不出半年就能打消你对学术论文写作的恐惧,不信你就自己去试试!写作这东西就是唯手熟尔!你自己不练,想让它自己蹦出来,那就是白日做梦!
五、尽快拿到核心数据
对于工科生来说,我不管你是明着拿也好,暗地里偷也好,我都建议你尽快把核心数据拿到自己手里,以免夜长梦多!
有很多师弟师妹都到研三了,咨询我如何写小论文和大论文!我问管他要数据看看,研究研究怎么分析才会有新意!他居然跟我说他还在做试验,手里没啥数据!
所以一定要尽早进课题组,尽早着手做试验!尽早拿到核心数据!数据就是研究生的命根子,这句话一点儿都不为过!
六、总结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最后做
一个小总结:
①不要什么事都等到万事俱备,别考虑太多先上手尝试再说!
②切不可闭门造车,多跟导师和师兄师姐交流!
③不是凡事都要弄明白,尤其是有关数学、算法和软件之类的东西,当做黑箱,会用就行!
④一定要多写,消除对学术论文写作的恐惧!
⑤尽快拿到核心数据,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说一下读研心态的问题,很多延毕甚至毕不了业的师弟师妹往往就是败在心态上!
人无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做最坏的打算,但拼劲全力!就算毕不了业又如何?还有那么多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大家不都活得好好的吗?哪怕老天告诉你你就能活两天了,那这两天你不是也要好好的活吗?
消除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因为即使你不愿意面对,老天也会摁着你的头让你去面对,逃避没有用!与其那样,不如自己直面它!
我是皇家学术大佬,会持续分享科研知识与考研规划干货,欢迎大家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