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大考研辅导班-北京大学数科院应用数学专业-考研经验考研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对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初试专业目录、参考书、复试分数线、真题以及初试经验等几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专业介绍
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招生数据
2.1 专业目录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代码及名称: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070104 应用数学
专业拟招收人数: 5人(含推免4人)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53 法语
③ 626 数学基础考试1(数学分析)
④ 860 数学基础考试2(高等代数、 解析几何)
2.2 考试参考书
01数学分析
1.方企勤等,数学分析(一、二、三册)高教出版社
2.陈纪修、於崇华、金路,数学分析(上、下册),高教出版社
02高等代数
1.丘维声,高等代数(第二版)上册、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
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
蓝以中,高等代数简明教程北京大学考研(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03解析几何
1.丘维声,解析几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吴光磊,田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3 真题
关于真题部分,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学校也一般不会随意泄露出来,而网上的大家也不能随意相信,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跟班学习,譬如独峰考研这边都会提供内部资料以及相关真题的剖析讲解。
2.4 2020年复试分数线(校线)
总分:310
单科(满分=100):55
单科(满分>100):90
3、经验分享
昨天是北大数院复试的日子,也是考研真正结束的日子,虽然官方还没有正式公布名单,但拿着调档函和政审表的我知道这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既然是要跟学弟学妹分享考研经验,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认真地说说这个事儿,而并不局限于具体学科的复习。
?明确你的考研动机
首先,处于大三下学期看到这篇文章对考研有一定想法的你们,应该明确自己考研的动机。是室友都考了,我也考一个试试,还是研究生的学历对我以后的工作有比较大的帮助,亦或是最好的那种状态,我对想要报考的专业特别有兴趣,有想深入了解并继续学习的强烈欲望。有第一种想法的同学,我建议你再思考一下要不要考研,结合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期待等方面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因为到了大四会有各种主观、客观的干扰性因素存在,你要是没有坚定的考研意志,是没有办法坚持到最后的,与其那个时候挣扎痛苦,还不如现在就想清楚,决心考研就坚持下去,想要工作就为工作的事情做好规划。
至于有第二种和第三种想法的同学,你们当然要好好努力啦,因为这件事情关系着你们的生活与梦想,人活着不就为了这两件大事嘛。现阶段先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实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与专业,不高估自己的实力与努力,也不要贬低自己的价值与潜力,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一旦确定就坚持下去,学姐建议不要三五成群去复习,若是你和同伴都有高度的自觉,并且不会轻易的被干扰,那就当我这话没说。否则就像一个战士一样,只身前往图书馆或自习室吧。还有,既然准备考研,那就心无旁骛地做好这件事情吧,三心二意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不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你们心里必须明确这一点。
?经验大公开
1.公共课
英语方面,现在就可以着手准备了。单词的根基要扎牢,在暑假前要把单词过一两遍,至于落实到具体的每一天要记多少单词,自己要有所计划,这个过程会很枯燥,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到了暑假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第一遍做真题可能会错很多,没关系,大家都是这样错过来的,但是做一遍真题要有一遍的效果,在第一遍做错很多的阅读理解,可以尝试着翻译下来,你若是能够在第一遍做真题的时候坚持这样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反正谁做谁知道。翻译句子的题,我是在每一次做题的时候都会认真看看,并没有做很大的努力,因为你再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答案的高度的,只能要求自己多认识点单词,知道每个单词的多个意义,翻译的时候抓住要点就行了。至于作文,我是在后两个月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着每天写一篇的,不要只顾着背范文背模板而忽略了动手去写,两者兼顾是最好的,背单词时我用的是乱序版的词汇,红宝书也可以,真题我用的是星火的,因为答案比较详细。
政治方面,现在没必要担心这个,即便是理科生,推荐你们关注考研的微博或公众号,他会在四月份陆续发布出版书籍的情况和一些政治复习的方法,考研政治关注考研一个就够了。我是在9月份政治大纲出来以后才开始复习政治的,先是看一章节大纲,做相应章节的考研的1000题,对政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是等八套题、四套题陆续出来后,做真题、背大题,尤其是考研最后四套题的大题,一定要都背下来。在精力充足的情况下,把八套题里的真题背下来是最好的。此外,考研的时事政治也需要买回来看看,做一下具体章节的练习,至于考研其它书系,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买,至于这些书出版的时间,你们关注了考研以后就会知道相关信息。
2.专业课
【关于数学分析】:
大一大二时,我对数学分析课很感兴趣,所以自认为学得比较认真,理解得也比较深刻。这虽然是我学得最认真的一门课,但也只仅限于完成平时的作业和完成期末的复习,并没有做很多额外的努力,这样四学期下来,对数学分析整体还是有个宏观的把握,比如说起微积分学基本定理,Dini定理,欧拉积分等都会有个大致的印象。
大三时,我旁听了本科老师给下一级上的数学分析课和数学分析选论,虽然已经是第二次听,但由于以前学得都没有及时复习,老师讲的很多忘记了,很多知识他讲到才想起来。同时,大三这一学年我都在自己钻研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数学分析内容,比如反常积分敛散性、级数求和等,因此顺便做了数学分析的课题。但由于大三还是有专业课(实变、抽代等)和其他课程的压力,一直没有系统地开展复习。
大三结束,从7月5日起,正式进入考研复习阶段,一开始,我打算做《裴礼文》,计划每天做20页,但是做了1个月不到,发现效率很低,因为对于我来说里面大部分题目都不会,每道题都要花时间。到了后来,每天看10页都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之前几天看懂的题目又忘了,又需要不断复习。这时我感到了压力很大,觉得应该以应试为主,《裴礼文》上的题目偏难了,有些大大超过考研难度。
于是,从8月开始,我开始做《题解精粹(钱吉林)》,这本书里面有1000多道各地的考研题,而且对于我来说,有简单题,有少量难题,总的来说比较适合我。所以我每天做40道,这样做了一整个8月,刚好差不多做完。这时,我深深感到之前数学分析课堂上学的真的很不够。
从9月份开始,我开始做教材的课后习题,顺便复习一下教材里面的定理。这时做课后题还是需要借助答案,然后发现原来教材后面的题目许多都是考研题,怪不得以前都不会做。这一轮复习到了10月中旬。
10月中旬我又把《题解精粹(钱吉林)》在第一遍看时没看透彻或是有跳过的地方补上。另外提醒大家依据,如果在这个阶段还有不足的同学可以要抓紧复习,或者跟班补补,班推荐一个考研公众号考研臻选上的独峰,那儿都是志愿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讲课,还有清北的学长学姐免费答疑,所以推荐给有意向的同学。总之无论选择哪种,都要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毕竟我们考研er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多一份学习就多一分收获。
11月,我开始看北大的考研数分真题,基本上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大致做一年的数分真题,再看答案解析。到11月中下旬,差不多把数分的真题都研究透彻了。接下来就看得很杂了,比如其他各地的考研题、练习题、模拟五套卷什么的……因为在12月,英语政治的压力很大,就没有精力,也没有安静的心去好好看数分了。
【关于高代几何】:
我在大二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因为没数分的那种喜欢,所以一直使不上劲,上册的内容勉强学懂了,下册的内容在学的时候,到线性变换的时候完全就不懂(一点不谦虚)。虽然期末考得还好,但含水量极大。后来整个大三几乎就没碰过。
到大三结束7月5号开始做《高等代数考研教案》,每天做10页,觉得这本挺适合我,内容也很全。因为后来到了正定二次型和线性变换那边,本来基础就不好,边看边做,边跳边做,到8月底勉强把它做完,这时终于对整个高代内容有了大概的把握,因为把“ 矩阵”那章也做了,这章一般上课是不讲的,但考研还挺重要的。
到9月份,开始看课本(真的是看课本,很多以前上课的时候都没看过,例如线性变换、 矩阵中的内容)。然后把课后习题做一遍,但补充题基本还是要借助答案。这样做到了10月中旬(国庆放了个假),这时开始又把《考研教案》里曾错过,曾不理解,或曾跳过的内容补上。
到了11月,我开始看北大的考研高代真题,基本上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大致做一年的高代真题,再看答案解析。到11月中下旬,差不多把高代的真题都研究透彻了(例如2012年的高代还是挺难的)。
到了11月中旬,我担心高代可能复习得不够,还想再把《题解精粹(钱吉林)》在考之前做完,可是做了三分之一左右,12月真的没有精力和动力了,所以就只能每天比较杂地看看课后补充题、各地真题、模拟五套卷和复习题等等。
对于解析几何部分,由于他的比值占的相对较少,在时间的分配上可以少花一点,从真题可以看出,解析几何的题大部分都是书上的课后习题,建议大家解析几何在八月份考试看就可以,因为解析几何的大部分是记忆性内容,都是一些公式,早复习可能还会忘记,所以解析几何不要太在复习,后期搞定课后习题及真题就好,建议一轮复试五月中旬完成,书我用到是尤承业,没有用丘维声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