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结束的第一天
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
敢于拼搏的你们都是最棒的
在成绩出来之前
小编为你找到了一份
2018年全国研究生
招生数据调查报告
听说往届生比例提升?
女生渐成考研群体主流?
想知道详细的调查报告
就往下看看吧!
01
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
往届生比例提升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继201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继续高涨,达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幅18.4%。
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
考生中,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在职求学大军。调查显示,超7成考生读研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中,四川省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猛增至12万人,比2017年8.2万人,增长46%。
各学科报录比差异明显
02
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竞争度、录取难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16年达到3:1。
从招生上来看,工学招生比例最大,占36%,管理学次之,占比14%,第三是医学,占比12%。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专业的报录比数据,工学类报录比相对较低,而管理类、经济类等专业报录比相对较高。
主要原因是,报考经济、管理类专业考生大幅增长,而招生计划增幅稳定。从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招生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来看,2018年报名较多的专业为金融硕士、会计、行政管理、法律(非法学)、企业管理、护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教育学、设计学。
03
女生读研比例逐年增长
占比超半数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在2007年仅占到48%,到2016年已经增长至55%,提升近7个百分点。女生渐成考研群体主流。
工学学科专业录取分数线持续下降 管理类上涨
04
近年来金融、管理、法律等学科报名人数不断上涨,而相应的招生计划增幅稳定,导致分数线不断上涨。工学类专业由于招生体量大,考生报考热度的转移,分数线不断下滑。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等专业学位分数线,从2013年的155分上涨至2017年170分。
建筑学、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类专业录取分数线近几年持续下降,2013年295分,到2017年下降至265分,下降30分。单科满分小于100,分数线从40分下降至35分。
05
就业是考生读研首要动机
近日,由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微博教育发起一项关于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比例超过70%。而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作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
赴美读研申请量近三年来首次上涨
06
与国内读研报名趋势不同的是,中国学生赴美读研申请量从2012/2013年开始,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趋势,2014/2015年为0%,到2015/2016年小幅回升,达到4%增长,这是从2012年增幅19%以来,申请量首次上涨。
近十年来,中国在美就读本科阶段的留学生占比不断提升,从2005/2006学年的14.87%,增长到了2015/2016学年41.28%;
而就读研究生的比例从2005/2006学年的76.09%下降到37.51%;
就读本科生的留学生比例首次超过在美就读研究生阶段。
中国在美留学生就读层次从研究生向本科生转移。
07
2018年高校非全日制
招生计划减少
统计发现,在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首次招生录取的基础上,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调减了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其中工程类专业遭大面积缩减,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渐趋理性。
专硕招生比例持续增加
接近招生总数50%
08
近5年来我国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学术型硕士不断调减招生计划。中国教育在线进行的一项关于专业硕士的调查显示,近6成考生计划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自2009年以来,专业硕士发展迅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专业硕士的占比仍然较低。近年来,英国、澳大利亚的非学术学位在学研究生数达到学术学位在学研究生数的4倍左右。我国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在学研究生数之比为1:0.4。
在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和要求下,2017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31个省市共拟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30个。排在前五位的专业硕士点是艺术、新闻与传播、会计、工程硕士、社会工作/体育(并列)。
09
自2015年起,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即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含中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
在深化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强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拓宽一体化人才培养学生的知识基础;
构建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先将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学生安排在附属医院进行临床通科实习和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此外,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招生结构,对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学生,分阶段颁发学历、学位证书。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质量提升
10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自2006年首届招生以来,已为民族地区培养了3.7万余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随着近几年报考“骨干计划”的生源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起各高校录取的“骨干计划”新生将直接进入招生学校进行基础强化学习,不再单独安排强化基础培训。
11
近十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量
平均增长6%
在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的同时,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基本维持6%左右的增幅。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89800人,比2007年增加22.9万人,增长63.6%。2016年硕士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为1639024人,比2007年增加66.7万人,增长68.5%。
医学、教育学招生增幅较大
工学占比最高
12
从硕士研究生各学科招生情况来看,工学招生所占比重最大,占比34.4%,其次是管理学占比13.7%、医学占比11.7%。2016年仅有历史学招生规模下降,降幅为0.69%,其他学科均保持增长。
受就业形势影响,医学专业本科升学率远高于非医学类院校,中国医科大学等医学类院校本科升学率接近50%。医学学科招生规模也不断增长,2016年达到6.9万人,占比11.7%,较2010年招生占比提高近5个百分点。
2016年教育学共招生3.61万人,比2015年增加2502人,增幅为7.45%。教育学招生规模持续增加与女生读研人数持续上涨关系密切。中国教育在线考研志愿信息采集系统显示,在女生报考的研究生专业中,学前教育学、学科教学(英语)、教育学(专业学位)均排在前十位。
13
推免成名校招生主要手段
2017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经符合条件高校自主申报、高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推荐并公示,共有54所高校获得教育部备案,入选2017年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其中辽宁,北京,山东数量增加最多,三省综合达到13所。本次推免高校的新增比例达到17.3%,这也是时隔六年后,教育部再次批准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至此,全国具有推免资格高校扩大至366所。
高校毕业生国内升学比例逐年上升
14
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20万人,较2015年增加71万人,增幅9%。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在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成为许多学生会选择的路径。
从表中看出,部属高校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国内升学比例超过30%,其中约20%的高校国内升学比例在40%以上。
从表中看出,国内升学比例排名前十的高校有超过40%的学生都选择了继续升学深造。这十所高校都是国内顶尖高校,并且是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双一流”高校。

15
考研群体画像
从性别分布上看,女生占考研报名群体的大多数,超过6成,这与近几年研究生招生,女生占比逐年提高一致。
从就读院校性质上看,非“双一流”高校占比超过8成,一方面跟非“双一流”高校学生总量有关,另一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读研意愿更强。从数据上来看,超过半数读研是为了改变学校背景出身。
从选择报考专业上来看,就业前景是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本科就读专业,第三是兴趣爱好。显示出考研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比较理性。
在选择学校因素上,地理位置是考生首选因素,其次是学校知名度,第三是专业因素及录取难易程度。可见,更多考生将读研院校所在地作为毕业后就业所在地,首先有良好的就业环境。这种现象同时体
现在高校招生上,部分在西部及非一线城市“双一流”高校,招生情况往往不如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同类高校甚至普通高校。
PS: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完整数据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