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西大学考研——计算机技术(828)
10月底,广西大学发布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已经结束,将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广西大学计算机技术(82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专业的考研资讯,供大家参考。
内容来源于【阿米姐西大真题与辅导】专注广西大学考研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院校基本情况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是一个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已于2019年动态调整)、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电子商务(2017年开始暂停招生)等方面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017年9月,原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划入本学院。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已于2019年动态调整)是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技术是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智能数字服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实验室、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是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此外,还拥有广西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西大学多功能计算平台(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南宁分中心)。
经过建设和发展,学院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2017年开始暂停招生)、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教育技术学(2017年开始暂停招生)、等七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已于2019年动态调整)、信息与通信工程(已申请动态调整)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从2020年开始将原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3个领域硕士点整合申报获批为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类别(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领域方向)学位点。与广西大学其他学院共建电力装备与智能信息技术、生物信息学 2个学科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获得“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4年被批准为国家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本科专业、2019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广西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示范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电子商务(2017年开始暂停招生)等专业也先后被评为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
专业介绍
1.
专业代码:085404
学制:2年
学费:13000/年
2.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8|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3.
2022进入复试名单及最终录取名单
1.复试名单
2.录取名单
初试参考书
1.专业课笔试内容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2.笔试参考书目《C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何钦铭、颜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算法设计与分析(第2版)》,王晓东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复试相关内容
1.复试方式和时间
复试统一以网络视频方式进行面试考核,每位考生的复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复试面试组织多个复试小组,按同一个一级学科、分不同学位类型和专业领域考生分别进行。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复试。
(1)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2022年3月20日,上午8:00—12:00,下午14:00—19:00。
(2)调剂考生复试时间:具体日期待定,当日上午8:00—12:00,下午14:00—19:00
2.考核内容
(一)基本素质考核
重点考察内容:考生思想政治考核;是否逻辑思维清晰,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否具备独立思想见解和独立的生活能力;是否有积极乐观心态和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等。思想政治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考察方式:面试。单项分值:满分100分。(二)专业素养考核重点考察内容:是否对专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准确理解;是否能用专业知识分析社会生活或生产实际的具体问题;是否能概括所学专业的知识体系;是否对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有一定了解等。考察方式:面试。单项分值:满分200分。专业素养考核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牢靠程度、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对学科发展前沿领域的了解等。本部分单项分值满分为100分。(2)考查招生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课复试科目内容,本部分单项分值满分为100分。专业课复试科目如下: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代码081200):在“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工程”、“通信原理”两个科目中任选之一;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类别计算机技术领域(代码085404):科目为“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工程”;③全日制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类别人工智能领域(代码085410):科目为“人工智能原理”;④全日制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类别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领域(代码085401)、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领域(代码085402):科目为“通信原理”。(三)发展潜力考核重点考察内容:是否具备阅览外文文献,了解国际学科学术前沿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是否在学术发展和科研选题上有一定思考;是否对预期的研究生学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是否对学术选题或研究提出有见解的个人学术观点或研究方向等。考察方式:面试。单项分值:满分200分。发展潜力考核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外语能力。本部分单项分值满分为100分。(2)研究生学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学术发展和科研选题思考,学术选题或研究的见解等。本部分单项分值满分为100分。
3.成绩计算
(1)初试成绩标准分
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初试总分/5;
调剂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初试统考科目(政治+英语+数学)总分/3.5
(2)复试成绩标准分=(基本素质分+专业素质分+发展潜力分)/5
复试成绩标准分60分为复试合格分数。复试成绩标准分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3)考生考试总成绩(分)=(初试成绩标准分+复试成绩标准分)/2
考生总成绩结果按百分制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果成绩依然相同,复试成绩标准分高者优先。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符合国家相关加分政策的考生,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如下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第一志愿考生: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初试总分+加分)/5
调剂考生:考生初试成绩标准分=(初试统考科目(政治+英语+数学)总分+350/500*加分)/3.5
师资介绍
1.常侃
个人简介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2005.9-2010.7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工学博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博连读)2001.9-2005.6 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工学学士(通信工程专业)
科研成果
[1] Kan Chang(常侃)*, Hengxin Li, Yufei Tan, Pak Lun Kevin Ding, Baoxin Li, "A Two-Stag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Joint Demosaicking and Super-Resolu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32(7): 4238-4254, 2022. (视频与图像处理领域国际顶刊,2021 IF:5.859,中科院升级版一区Top期刊)
[2] Kan Chang(常侃)*, Minghong Li, Pak Lun Kevin Ding, Baoxin Li, “Accurate Single Image Super-Resolution Using Multi-Path Wide-Activated Residual Network,” Signal Processing, 172:107567, 2020. (SCI检索,2020 IF:4.662,中科院基础版二区)
[3] Kan Chang(常侃)*, Xueyu Zhang, Pak Lun Kevin Ding, Baoxin Li, “Data-adaptive low-rank modeling and external gradient prior for single image super-resolution,” Signal Processing, 161:36-49, 2019. (SCI检索,2019 IF:4.384,中科院基础版二区,升级版一区Top期刊)
[4] Kan Chang(常侃), Pak Lun Kevin Ding, Baoxin Li*, “Single image super-resolution using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 and non-local self-similarity,” Signal Processing, 149:49-61, 2018. (SCI检索,2018 IF:4.086,中科院二区)
研究方向
1. 多媒体通信,侧重视频/图像编码(Video Coding)、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等;
2. 图像与视频处理,侧重图像复原与增强技术,例如超分辨率(Super Resolution)、去马赛克(Demosaicing)、去噪(Denoising)、暗光增强(Low-light Enhancement)、去雾(Defogging)、去模糊(Deblurring)、图像修补(Inpainting)等;
3. 计算机视觉,侧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与图像识别(Image Recognition)技术等
2.陈海强
个人简介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
201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并取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
科研成果
[1]陈海强,韦文娟,王留洋,方毅仁,邓贤恩,孙友明,覃团发.基于周期分层重排构造的速率兼容凿孔极化码算法[J].电子学报,2021,49(06):1125-1131.[2]陈海强,王瑶玲,韦文娟,蒋炳旭,孙友明,黎相成,覃团发.两种降低复杂度的符号翻转多元LDPC译码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21,43(01):51-59.[3]徐娟,黄鸿敏,阚佳丽,张妍,林林.肺部太赫兹纳米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设计[J].电子学报,2021,49(06):1050-1058. [4]Chunjie Li, Haiqiang Chen?, Zelin Wang et al., Two-stage constructions for the rate-compatible shortened polar codes,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11.05(SCI, DOI:10.26599/TST.2021.9010086).研究方向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B5G/6G)、现代编码调制理论和技术、无线通信传输技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Relay系统与协作通信技术、信息理论与容量分析等
3.耿敏明
个人简介
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经历2000.9-2004.7 就读于浙江大学信电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9-2009.7 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物理电子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
5篇,SCI收录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次,演讲2次研究方向光通信技术;硅光子学
4.黄昌巍
个人简介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经历
2014.09-2019.06:北京邮电大学,博士
2010.09-2014.06:太原理工大学,学士
科研成果
1. Guodong Chen, Hongyan Cheng, Changwei Huang, Wenchen Han, Qionglin Dai, Haihong Li, and Junzhong Yang. Deffuant model on a ring with repelling mechanism and circular opinions. Phys. Rev. E, 2017, 95: 042118.(SCI, IF: 2.353)
2. Changwei Huang and Qionglin Dai. Persistence paves the way for cooperation in evolutionary games. EPL, 2017, 118: 28002.(SCI, IF: 1.886)
3. Changwei Huang, Qionglin Dai, Hongyan Cheng and Haihong Li. Preferential selection based on degree difference in the spatial prisoner's dilemma games. EPL, 2017, 120: 18001.(SCI, IF: 1.886)
4. Yuanming Liu, Changwei Huang and Qionglin Dai. Preferential selection based on strategy persistence and memory promotes cooperation in evolutionary prisoner's dilemma games. Physica A, 2018, 499: 481-489.(SCI, IF: 2.500)
研究方向
1. 复杂系统,复杂网络建模,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动力学研究,包括演化博弈动力学、舆论动力学等
2. 机器学习,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机器学习在网络科学中的应用等
-END-
内容来源于【阿米姐西大真题与辅导】专注广西大学考研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